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道瓊指數昨(8/24)日大漲 378.13 點,逐步向 3 月股災前的高點 29,568.57 點邁進,
而巴菲特的波克夏,投資組合涵蓋大量傳產及金融股,4 ~ 7 月份無限 QE 資金湧入市場期間,
股神手中持股除了蘋果(AAPL)不斷創高之外,其餘持股都在低基期附近震盪,
也因此被追逐科技股的投資人嘲諷「老了」。不過在 8 月份道瓊指數轉強後,
波克夏的股價也跟著走強,截至 8/24 已回到 318,800 元,
距離 1 月份高點 347,400 元僅差 28,600 元,而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則幾乎每天都在創歷史新高,
昨(8/24)日收在 11,379.72 點,再度刷新紀錄,
儘管美股呈現出科技、傳產齊漲的景象,但臺股卻尚未走出上周四(8/20)閃崩的影響,
雖然 8/21 ~ 8/25 連續 3 個交易日上漲,但卻看不到明顯的族群性,
整體盤面彷彿回到 7 月出只漲臺積電(2330)的「拉積盤」,
今(8/25)日早盤急漲 165 點,站上 12,800 點後,中小型股即湧現賣壓,
雖然臺積電及金融股有撐,讓收盤漲點撐在 111.12 點,
但近三日盤面中小型股仍呈現一個漲跌無序,且缺乏主流族群的狀態。
(圖片來源 : 證交所)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市場情緒變得浮躁
近期無論是美股或臺股,都已突破或逼近疫情股災前的高點,
但經濟數據距離完全恢復卻還有一大段距離,
市場也因此產生爭論,股票市場雖已收復失土,
但在同樣的價格區間下,無論是本益比或本淨比,都較疫情之前高,
各國政府及央行 3 ~ 4 月的「大撒幣」行為,是否無意間創造出另一個 2000 年網路泡破?
也因為市場瀰漫著一股泡沫說的氛圍,價格只要有風吹草動,
部分投資人就會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殺出持股,
但持有現金又必須面臨央行不斷印鈔,讓貨幣價值降低的風險,
當現金變成另一種高風險資產,市場情緒就變得越來越浮躁及不理性,
從融資餘額來看,8/20 大減 55.05 億後,
近 3 個交易日又上升 17 億,站回到 1,458 億,
顯示散戶投資人在上漲與下跌之中殺進殺出、猶豫不定。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外資快速回補空單
7 ~ 8 月外資的操作讓市場看的一頭霧水,即臺積電(2330)變成大飆股後,
外資採用的是做多權值股、放空臺指期的 Alpha 策略,
但現階段臺指幾乎就等同於臺積電,
外資與其說是在避險,更像是放空臺積電被軋,
隨著 8 月份指數逼近 13,000 點,以外資機構為主的期貨大戶指標(十大交易人、十大特定人淨部位),
其淨空單還較 7 月份上升,甚至在 8/20 閃崩式下殺增加空單數量,
但臺積電等於臺指的前題下,臺積電(2330)不跌,
ATG電子賽特
指數幾乎不可能走弱,
而臺積電(2330) 8/20 ~ 8/25 四個交易日,短暫跌破 410 元又立刻站回 430 元後,
期貨大戶(主要是外資)也終於認清這個事實,8/25 臺股大漲百點,
十大交易人及十大特定人淨部位雖未轉為淨多單,但空單已雙雙降回到 7 月中水平。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投信持股比重連 3 周下降
上週我們觀察投信的持股水位,發現投信在 8 月第二周平均持股水位 90.16%,
較第一周 92% 下降 1.84%,而 8/20 閃崩當天投信又減碼 17 億,
這導致投信第三周的持股比重進一步下至 88.32%,
其中投信指標基金之一的安聯臺灣大壩基金,
其持股比重從 93.14% 大幅降至 79.3%,
福娃捕魚
顯見 4 月以來的多頭總司令 – 投信,也察覺到近期盤面的浮躁氣氛,
選擇減碼觀望或尋找低基期題材再布局。
(圖片來源 : 投信投顧公會)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內外資法人 8 月中續買股
雖然投信近期操作轉趨保守,外資也乎多乎空摸不清方向,
但還是有少數幾支個股,因 Q3 產業或訂單能見度較佳,
且股價相比 Q2 本益比被炒到天高的題材股來講相對低,
反而在 8 月中獲得法人續買加碼,本文使用
1. 外資過去 5 個交易日(8/18 ~ 8/24) 買超 5 億元以上
2. 投信過去 5 個交易日(8/18 ~ 8/24) 買超 1 億元以上
兩個條件,篩選出內外資法人 8 月中續買股
1. 長榮(2603)
長榮(2603)是臺灣貨櫃航運龍頭,去(2019)年法人一度看好脫硫器安裝比率較高的長榮(2603),
會在限硫令上路之後,市佔及獲利大幅提升,但無論是 2019 下半年,
或疫情剛爆發的 2020Q1,長榮(2603)的財報都看不出限硫令對公司的獲利有正面幫助,
長榮(2603)股價也因為疫情期間,航運業業績受到衝擊,
而從 13 元下殺到 3 月最低 8.9 元,且一直到 8 月初股價都還在 11 元上下打轉,
表現遠遠落後大盤,然而長榮(2603) 8/13 日發布的 Q2 財報卻讓市場大為驚豔,
營收雖然從 2019Q2 的 463.9 億下降至 433.1 億,營業毛利卻由 11.09 億大增到 51.94 億,
單季 EPS 從 Q1 的 -0.09 元上升到 0.66 元,長榮(2603)財報能跌破市場眼鏡的關鍵有兩點,
第一個是油價在 3 ~ 5 月份大跌,
娛樂城註冊送現金
且直到 8 月中,價格都還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
另一個則是長榮(2603)營收佔比 44% 的美西貨櫃航線報價大漲,
就以上海航運交易所的報價來看,
1XBET娛樂城
1/3 美西航線 1 FEU 的運價為 1,636 美元,
到 8/14 已飆升到 3,406 美元,而 8/14 的數字還高於 6/30 的 2,690 美元 26%,
代表 Q3 財報獲利能力還會更上一層樓。
(資料來源 : World bunker prices)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航運股可以說是傳產版的面板,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盤整或盤跌,
買進不只賺不到資本利得,還會賠了時間又賠了價差,
然而一旦某些外在因素觸發產業景氣向上,市場就會像瘋了一樣湧入,
在短時間被把股本幾百億的牛皮骨買成飆股,且成交量動輒數十萬張,
長榮(2603)今年 Q2 財報發布後,立刻開啟面板股模式,
價量齊揚且成交量一次比一次大,投信及外資更是買起來毫不手軟,
畢竟比起高基期的 IC 設計或 PCB 類股,
DG真人
基本面轉佳且獲利能見度看到 Q4 的長榮(2603),
可以說是短期炒作及寄放資金的優良標的,總計 8/7 ~ 8/25,
長榮(2603)股價從 11.4 元上漲到 16.3 元,漲幅高達 42.98%,
同一時間投信、外資亦分別買進 6.26 萬及 7.11 萬張。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
線上二十一點
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趕快登入看看,說不定你已經可以看到完整的文章囉!
會員登入
新朋友註冊
觀看投資洞見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呦!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購買 籌碼 K 線APP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源自於C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