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電子仙境傳說 / RSG麻將發了 / 捕魚機 / 淘金娛樂城 / 牛牛 / 牛牛百家樂

2020中華職棒季中選秀高中潛力股來敲門內野篇

QT電子仙境傳說, RSG麻將發了, 捕魚機, 淘金娛樂城, 牛牛, 牛牛百家樂

穀保家商何恆佑出生日期:2001年10月12日 身高體重:185公分/83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左打 求學經歷:新北市興穀國小、新北市二重國中、新北市穀保家商畢業於穀保家商的何恆佑,和前面介紹過的左投林子崴、鐵捕林辰勳,三人是從國小一路到高中,八年來都同隊奮戰的三劍客。特別的是,何恆佑有個連教練都會起哄跟著叫的綽號:「何大物」。這個綽號,是何恆佑高一進球隊時,學長就給他取的,後來隊友們都這麼叫他。「那時候我練得很勤,球隊練習結束還常常自己加強,學長們就這麼叫我。」是訝異於怎麼會有人這麼拼命三郎式的認真,也是認為這麼努力自律的選手前途看好,所以學長們叫他「大物」,但其實最初何恆佑不太喜歡被這樣稱呼。「高一、高二的我很沒有自信,雖然高一就在木棒組,跟著學長去比賽,但我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這個資格跟能力,因為我打得比一些報鋁棒的同學、學長還差。」何恆佑說:「本來我剛進球隊時是游擊手,但因為比賽表現不好,後來就移防到二壘、一壘。周教練知道我練習打得不錯,但比賽卻發揮不出來,所以就把我調到守備比較沒壓力的位置,讓我發揮我的打擊優勢,以建立我的自信。那時候我就想,教練都這樣一再給我機會了,如果這次再不把握住,可能就再也沒有了,所以就更努力,球隊菜單練完之餘還會找時間自主練習。」這樣自律又自主的性格,何恆佑表示是爸爸培養出來的,「國小的時候不用住宿,每天晚上爸爸都會帶著我去跑步,不只如此,爸爸在是非對錯的道德觀念上,也管教得比較嚴格。爸爸總是告訴我:自律對運動員來說很重要,必須管好自己,有不足之處就要加強。還有我以前受傷,爸爸也很注意我有沒有好好復健,我打球到現在身體能健健康康、沒什麼大傷,都多虧爸爸。」但除了父親從小的教養,其實還有一個讓他如此努力不懈的動力,「小時候我很羨慕辰勳跟子崴,雖然我們三個在球隊都是不錯的選手,但我的帳面成績還有關注度,卻不如他們。明明我也打得好,但大家總是比較關注他們,於是我就更努力練習。可是我明明已經比他們努力了,為什麼我打得還是不夠好?」何恆佑說:「我知道他們的天份比我好,有的訓練他們可能兩三次就能上手,但我要練上十次、二十次才有辦法,等我把這個訓練上手了,他們早就在學其它的東西了。我那時很害怕,如果他們有天份又努力,那我怎麼辦?我是不是永遠沒有能夠趕上他們的一天?」對於已經下足工夫、努力練習,卻害怕自己沒辦法更好的兒子,何恆佑的爸爸這樣告訴他:你不要跟其他人比,未來的路會怎麼樣,誰都不知道。「現在我慢慢能明白,就算他們有用不完的天份,那也與我無關,只要我夠努力,就能變得更好,所以我只要一直不斷努力就好。」何恆佑說,「因此我養成了練球時間以外還會自己加強的習慣,為了要超越辰勳跟子崴。儘管現在我看起來好像終於跟他們差不多了,但我還是把超越他們當作我的目標。」多虧了父親的教養開導、教練的給予機會,也多虧了同隊八年的良性競爭,更多虧了何恆佑自己不服輸、肯努力的自律性格,形塑了我們現在看到的他。在精進球技的路上,他的心理層面同時也得到提升,「高一的時候一直懷疑自己,因為表現不如人而想放棄的時候,爸爸跟我說:『你從來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心態。心態夠好的球員,就算技術尚有不足,但表現出來也不會太差。』爸爸提醒之後我才發現,真的是自己想太多,於是努力讓自己想法變簡單。」從U18世界盃奪冠回來,被國手光環壓得喘不過去,在向教練尋求擺脫壓力的辦法時,何恆佑得到這樣的答案,教練對他說:「你要做的不是放下光環,而是想著『我就是有國手的實力』,安打上壘時稍微囂張一點慶祝一下沒有關係,可是對比賽的態度要出來。我從來不擔心你的態度,你只要把你的優越感建立起來,就能更好。」於是我們看到,曾經害羞內斂、總是覺得自己不如人的小男孩,長成了一個在場上能自信地放開展現自己,在場邊總是主動喊聲提醒、凝聚球隊團結意識的領導者。他知道在場上表現得好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有時在場邊或許能學到更多;他不只要自己好,還要隊友一起好;過去他有點排斥「大物」這個外號,如今把它視作大家對自己的期許,更加努力。頂尖運動員必須有的心理素質:「自信」、「競爭力」、「樂觀」、「心理韌性」以及「適應完美主義」,他都具備了,相信這樣的選手,未來在職棒這樣更高壓的環境、更大的舞臺,仍然會如他一路走來的軌跡,越來越好。 穀保家商王順和出生日期:2001年10月26日 身高體重:173公分/77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求學經歷:臺南市公園國小、臺南市民德國中、新北市穀保家商出身府城臺南的王順和,受到在公園少棒隊打球的表哥影響,開始接觸棒球,「小時候表哥都在打球,我常常跟著他們玩,反正在家也沒什麼事好做,所以二年級時就跟著哥哥他們去球隊練球,然後在三年級的時候正式加入球隊。」少棒、青少棒時期主要鎮守三游防區,偶爾客串投手,王順和說:「其實三壘跟游擊比起來,我比較喜歡守游擊,因為從小就是練游擊練得最多。而且游擊有帶領球隊的感覺、守備的機會也比較多,守三壘的時候就感覺比較邊緣。」從民德國中畢業後,選擇北上到新北市穀保家商,王順和表示國小、國中還沒有當過國手,到穀保打球的話感覺比較有機會入選中華隊,「最主要還是穀保球隊內部的競爭強度很高,來這邊可以學到更好的技術、可以讓自己變強。」升上高中後主要擔任三壘手,王順和在高一玉山盃結束後,陷入了大低潮。「那時候是升高二的暑假,第一個比賽是在臺東的紅葉盃,整個比賽中我的打擊、守備都表現得很差,甚至比高一的自己還糟,我覺得自己很不像穀保家商的球員。」王順和向教練尋求建議、調整動作,也在夜訓時透過拍攝打擊動作的影片來找出癥結,「但還是怎麼樣動作都不順,所以高二前半年常常坐板凳。」直到高二下學期的東岸U18邀請賽才終於找回狀態,這段始於臺東的低潮,也終結於臺東。隨後在玉山盃中,穀保家商拿下冠軍、取得U18中華隊組訓權,而王順和的好表現也讓他如願首次披上中華隊球衣。雖然最初王順和並非中華隊設定的主力三壘手,但他把握出賽機會,不但時有守備美技,在複賽更連四場有長打表現,冠軍戰更是敲著關鍵的三壘安打送回隊友,攻下中華隊首分,攻守俱佳的好表現,讓他拿下U18世界盃的最佳三壘手獎。打出了自信的王順和開始有了投入選秀的念頭,可惜高三黑豹旗時左手掌受傷,開刀後休息很長一段時間,「那時候原本以為高三都沒什麼出賽機會了,但開刀完我還是每天找防護員復健,希望能儘早復出,沒想到意外恢復得蠻好的,也順利達到木棒聯賽第三、四階段復出的目標。木聯結束後,家人很支持我參加選秀,教練跟同學也都鼓勵我。我想既然他們都對我有信心,我應該也要對自己有信心。」擔心復出後成績不比高二理想,王順和參加了味全龍的自辦測試,增加在球隊前亮相的機會。他不但在打擊練習時開轟,隔天測試賽更敲兩支安打,外加一支全壘打,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能力,並宣告挑戰職棒的決心! 平鎮高中黃兆維出生日期:2001年11月03日 身高體重:184公分/86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求學經歷:桃園市中平國小、桃園市新明國中、桃園市平鎮高中出身於棒球風氣興盛的桃園,黃兆維三級棒球都在桃園完成。從小跟著爸爸一起看職棒,不只看電視轉播,也時常到現場觀賽,黃兆維說:「那時覺得棒球很好玩,投手可以投出那麼快的球,而打者也打得到球,看著看著,就想自己也能跟他們一樣。」於是在國小三年級的時候,黃兆維為了打球而轉學到了中平國小。從小打球至今,投手、捕手、一壘手、三壘手,黃兆維都曾擔任過。雖然上高中後以野手為主,但他其實最喜歡投手,「因為比賽中大家會關注投手丟球,投手是一個必須要獨當一面的位置。」黃兆維說:「高一、高二都還有兼職投手,但高三就專職野手了。未來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是會想嘗試當投手,雖然投手要真的很強並不容易,但很想試試看。」因超齡而不能打玉山盃,王貞治盃是黃兆維高中的最後一個比賽,但有趣的是此次以一壘手身份報名參加選秀的他,決定參加選秀卻是在玉山盃賽程的尾聲。「其實本來已經打算要唸大學了,但玉山盃在平鎮球場打的時候,我正好在當球僮,有球探看到我,就跟教練建議推薦我出來選。」在教練的鼓勵下,黃兆維和家人討論後決定於畢業後參加中職選秀,「因為王貞治打得不錯,家人說到大學之後也未必能打出像高三這一年的漂亮成績,所以就決定試著挑戰選秀看看。」國手資歷豐富的黃兆維,剛進平鎮時,一度想要放棄棒球。「高一、高二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打不好,跟國中三年的成績比起來差太多,非常沒自信。那時我跟家人透露我不想打球了。」當時家人跟他說:「你從小到大打球到現在,因為一個低潮就要放棄棒球嗎?」黃兆維回想了從國小到現在為棒球付出的一切,突然覺得,自己都已經為棒球努力了這麼久,怎麼能夠輕言放棄。從此再也沒有不打球的想法,黃兆維努力調整狀態,並且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將自己放空,全按照教練的建議去做。「陳威儒教練在我高二下的時候到平鎮,他總是跟我說,我的技術面沒有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畢竟教練從職棒退役,他看過的比我們多很多,所以他講我就盡量去做到。」然而對於沒有自信的黃兆維來說,自信心的建立是很困難的,他說:「其實有時候教練講我會覺得很煩,因為我就已經打不好了,他總會說『不要每次打不好就愁眉苦臉』,我聽了心情就更不好。但後來想想,教練說的確實很有道理,於是我就慢慢去調適自己。」改變心態後,

淘金娛樂城

黃兆維也在高三的木聯聯賽、王貞治盃收到成效。「去年基鴻學長畢業之前,他有跟我說,如果高三這一年有打出成績,就出來選。」在決定要選後,黃兆維也向學長請益,「基鴻說職棒的重量跟體能練得更多,叫我要好好準備。」抗壓性很好的黃兆維,最大的優點就是打擊和守備都很穩定,不會起起伏伏落差太大。他很欣賞今年開季就打了11支全壘打的朱育賢,他說:「他的長打能力很好,想向他學習這點。而且朱育賢當年是到第七輪才被桃猿選中,如今卻表現得這麼好。職棒是個有實力就有機會的地方,就算輪次沒有很前面的選手,靠著自己努力也可以爬上來。」 穀保家商林吳晉瑋出生日期:2002年02月04日 身高體重:178公分/79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左打 求學經歷:臺東縣新生國小、臺東縣新生國中、新北市穀保家商「國小原本有參加游泳隊,但因為看電視轉播喜歡上棒球,之後就常常找爸爸陪我玩棒球,在學校裡也打樂樂棒。後來在棒球跟游泳之間選擇了棒球,因為我很好動,棒球可以到處跑跑跳跳,還有和大家一起打球、一起享受棒球帶來歡樂,感覺很好。」講起在綠島度過的快樂童年時光,林吳晉瑋眼底閃動著回憶的光芒,像太平洋的波光粼粼,「那時候我都在學校操場打球,操場小小的,海很大。海就在操場旁邊,球一打出去就掉到海裡,那些被打出去的球,全在遼闊的海面漂。」升五年級的暑假,學校老師看到他對棒球的興趣和潛力,介紹林吳晉瑋到卑南少棒參加訓練。但年紀還小、鮮少離開綠島的林吳晉瑋,到了臺東市非常不習慣。球隊訓練嚴格,又要集中住宿,林吳晉瑋常常在半夜因為想家而偷哭,暑訓結束後,他還是回到綠島唸書。但喜歡棒球的心仍然不變,於是在打聽到新生少棒沒有強制住宿後,五年級下學期林吳晉瑋就轉學到新生國小,住在臺東的阿姨家,正式踏上棒球路,並且在這樣的小小年紀,就立下了未來自己進入職棒的志願。少棒、青少棒時期曾三度入選國家代表隊,國中畢業後林吳晉瑋離開臺東,來到好手如雲的穀保家商。一年級就報名參加木棒組,在木棒聯賽甫出賽就連兩天開轟,展現從鋁棒無痛轉換到木棒的出眾打擊實力。談到打擊能力的奠基,林吳晉瑋很感謝新生國中的陽介仁教練,「陽教練他本來也是打擊出身,後來才轉投手,他教給我很多打擊的東西。」很多經驗與技術的傳承,對現在的林吳晉瑋依舊受用,他回憶道:「有一次打擊練習的時候,陽教練教我揮擊時用手打後大腿,反覆練習,打到大腿都紅了,那是為了讓我打擊時後腳能轉得更快、增強下半身的力量。」高二下學期就決定高中畢業後要出來選秀,林吳晉瑋說:「因為那時候覺得自己球技變得穩定,所以覺得好像可以出來試試看。同時也開始加強自己的身體素質,常常找球隊防護員幫忙,在打擊發力的轉移、下半身的鍛鍊,他幫我提升很多。」為了有更好的未來性,在球隊原本以一壘手為主的林吳晉瑋,練球時也加入了捕手和三壘手的訓練,「那時候辰勳受傷,所以我也多練了捕手這個位置,幫忙在比賽中輪替上場。其實少棒時期我的主要守備位置也是捕手,我很喜歡當捕手,對自己的臂力很有自信,雖然配球的觀念上我還不如辰勳,但我阻殺二壘的能力應該比他強。」有著穩定輸出的打擊能力,爆發力強、長打率高,林吳晉瑋這次雖以一壘手報名參加選秀,但如果可以的話,未來也希望能夠嘗試以捕手身份發展。這名來自綠島的強打少年,未來將球遠遠打出去時,落點也許不再是太平洋遼闊的波瀾,而將會落在職棒球場的外野座席上、為全壘打歡呼吶喊的人海之中。 高苑工商劉俊豪 出生日期:2002年02月20日 身高體重:179公分/72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左打 求學經歷:高雄市美濃國小、高雄市美濃國中、高雄市高苑工商來自高苑工商的劉俊豪,是已故傳奇教頭徐生明策劃的美濃十年少棒計畫的第一批球員。原本主要參加的是籃球隊,棒球對劉俊豪而言只是在長假的夏令營裡偶爾插花玩玩的活動。但在升五年級時,因參加美濃少棒十年計畫測試而後被錄取進入球隊,籃球隊和棒球隊的練習時間相互衝突,「爸爸叫我自己做決定,看要打棒球還是籃球,我想說隨便選好了,後來就選了棒球。」劉俊豪笑著說。徐生明教練是劉俊豪姑丈的哥哥,但他到了美濃少棒後,才真正接觸到這位大名鼎鼎的遠房親戚。「記得有一次徐總打滾地球給我們接,我那時候還不太會接球,都是球彈起來我才用手去接,就被徐總罵了一頓,祂說球不能用手去接,容易受傷,有手套還不用,用手接,乾脆手套丟掉不要用好了。還有一次,球隊的大家練習的態度不好,練一練徐總就把教練棒丟到旁邊,跟我們說不用練了,球具什麼都送別人好了。從那時候開始,全隊都比之前還要更認真更努力練習,把教練的話聽進去,更珍惜棒球。」回憶起剛加入少棒、徐總來帶他們練習的時光,雖然好像淨是訓練時的辛苦和嚴厲,但更多的是徐生明教練對於培育一個好的棒球員的堅持,

QT電子仙境傳說

劉俊豪說:「以前祂對我們總是非常嚴格,祂說球員要有球員的樣子,品德要做好,禮貌要做好,還有態度也是。」平時靠扎實的訓練精進球技很重要,但球員的心態、心理素質對場上表現的狀況影響更是巨大,隨著與棒球相處的時間越久,劉俊豪對這件事有越多親身體會。「木聯再見失誤之後,變得很害怕接球,連練習都東漏西漏,比賽守備的時候心裡更總是害怕 。我很想要趕快走出這個心理陰影,就問了胡睿呈教練該怎麼辦才好,教練告訴我心態是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要接受所有的失敗才能更進一步成長,這才是個真正的球員。於是我每天練球都比之前還要認真、努力,想要更進步,心態上也時時提醒自己不能讓情緒影響場上表現。」以前的劉俊豪會因為某場比賽打不好、或是失誤,懊惱很久,「但在心態改變後,比賽時我不會只用場上表現的好壞來衡量自己,這樣反而更能融入比賽,表現也會比之前穩定很多。」高三之後劉俊豪在場上展現的氣場更是不同,既能比以往更活潑地帶動球隊氣氛,在自己打擊守備時卻也能更沉著應對,劉俊豪說:「自己的心態改變之後,好像不只自己表現變好,連帶也可以影響隊友。我會在隊友心情浮躁或是不穩定的時候開開玩笑,讓他放鬆心情,或是覺得場上氣氛不對的時候,我就會一直喊聲影響他們、提振球隊的精神。雖然我是隊長、也是學長,一定在當能帶領大家的榜樣,可是在球場上大家都是隊友,就是要一起贏才是贏。」劉俊豪欣賞的職棒球員,其實完全可以反映出他本人的性格。「我的偶像是王威晨,看職棒比賽的時候發現他是一個表現很穩定的選手。後來才知道他每天都會自己揮棒,儘管一開始他只能上場代打,但每次代打都有安打的表現,他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把握機會展現自己,後來終於站穩先發,也是國家代表隊的球員。」認真訓練、仔細檢討,反覆思考著自己還有哪裡不夠好,追求更穩定的打擊、更紮實的守備、更具破壞力的跑壘,造就了如今準備挑戰更高殿堂的劉俊豪。玉山盃打完後決定以游擊手報名參加選秀,劉俊豪很可能成為美濃十年少棒計畫中,第一位進入中華職棒的球員。在日前中華培訓隊藍白對抗賽中所選的球衣背號,他也特意選擇了85,來感念徐總,「如果沒有打棒球的話,很多人也都不會知道我了,如果沒有棒球的話,

牛牛

我也不會成長這麼多。」劉俊豪面帶微笑,黑亮的雙眼映著臺東的晴日,好似這一路上棒球為他生命帶來的光。 三民高中林家鋐出生日期:2002年03月10日 身高體重:174公分/70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求學經歷:高雄市屏山國小、高雄市七賢國中、高雄市高苑工商畢業於三民高中的林家鋐,三級棒球全都在高雄完成。擁有一半的阿美族血統,林家鋐受到打壘球的爸爸影響,對棒球產生興趣,踏上了打棒球這條路。就讀屏山國小時曾入選過IBA軟式少棒國手,在七賢國中時期則是球隊的王牌投手、游擊手,也是中心打者,更屢次入選高雄市代表隊。升上三民高中後,高一便打木棒聯賽、經常先發游擊手,可見他的實力頗受教練團肯定。揮棒速度快、擊球確實,且林家鋐的腳程夠快,因此上壘率高,可惜身形較為單薄,擊球的力道與技巧還需加強。守備方面,因移動速度快,所以守備範圍極大,對球的判斷和反應都很快,常有美技表現,不過穩定度若能再提升會更好。但林家鋐的游擊守備在應屆選手中仍屬一流,整體來說是位守優於攻的球員。「擇善固執」是一個很適合用在林家鋐身上的評語。在私底下雖然不像很多生性外放的野球男孩那樣交友廣闊,但他會對自己喜歡、覺得信賴的朋友,吐露自己內心的想法;在球技上不斷求進步,想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好,對每一刻的訓練負責任,從不會有「今天很累就稍微休息一下」的念頭;在球場上總是認真學習,遇到不知道的事情就會努力找出答案,遇上低潮或困難就想辦法克服。曾經有一次比賽守備時,被不規則彈跳球打到臉,在林家鋐心中留下陰影、變得會怕接滾地球,但他回到球場後,讓自己針對滾地球守備不斷反覆練習,直到再也不怕為止。國中打高雄市代表隊的時候,他和隊友半夜從飯店偷跑出去,但不是跑出去玩,而是到了附近的公園去揮棒,因為想要在隔天的四強賽取得勝利。不斷努力,就只為了讓自己的成績更理想,達到自己的目標。如此嚴格的要求自己,但從開始打球到現在,棒球對林家鋐來說,一直都是一個能讓他開心快樂的運動。即便是訓練時很辛苦,或比賽時背負著成績壓力,林家鋐打球時依然都是開心的,他說:「練得辛苦時,我總是告訴自己,這是為了讓自己更好,雖然還是很累,但如果因為實力不好,之後沒辦法繼續打球,那會更難受。」面臨即將到來的中職選秀,那對林家鋐來說或許不僅是一份職業的選擇,更是一條能讓他與所熱愛的棒球能夠相伴一生的長路。 平鎮高中林子豪出生日期:2002年03月29日 身高體重:185公分/75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左打 求學經歷:新北市新埔國小、新北市新埔國中、桃園市平鎮高中平鎮出產的內野手在職棒已有口皆碑,去年的狀元劉基鴻,目前暫居二軍安打、打點雙冠王,安打數更是遙遙領先第二名十多支;而前年在選秀投入職棒的林靖凱和江坤宇,目前已是統一獅和中信兄弟的主力二游,兩人的良性競爭成為觀戰時球迷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而本屆青棒應屆畢業生參加選秀的球員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平鎮高中的三壘手林子豪。傳球能力強,打擊全面而穩定,擊球率高,從高一就備受球探關注,在諸多旅外好手宣告返臺投入選秀之前,他曾是本屆狀元呼聲最高的人選。最初就讀的是土城國小,林子豪因在原住民班和宋晟睿、張鴻傑熟識,被他們找去一起加入學校棒球隊。「小時候爸爸去打乙組,我都跟著去在旁邊玩沙,看著看著就對棒球產生興趣。他們找我去,我也就在土城少棒隊打了一年。」後來因爸爸朋友的建議,林子豪在四年級時轉學到新埔國小,林子豪說:「我本來在土城是右打,但了新埔教練覺得我打擊太差,就讓我改左打試試看。沒想到練了差不多一個禮拜就慢慢抓到感覺,教練覺得我不錯,之後就都會帶我跟著六年級學長一起出去比賽。」林子豪在少棒、青少棒時期的表現雖在水準之上,但無論是名氣或實力,都還稱不上該屆的頂尖好手。「一開始進平鎮的時候,坤宇三年級、基鴻二年級,看著他們覺得都好強,甚至連一年級的好幾個同學實力也比我好,我就想著一定要讓自己變更好。」雖然如此,在升高一的暑假、學期初的幾個盃賽,林子豪的表現並不好,甚至在高一巨人盃有三場比賽累計連吞7K的紀錄。回憶起那個史無前例的大低潮,林子豪笑著說:「還記得那時巨人盃的最後一場比賽,我的最後一個打席打了高飛球出局,但當下我超級開心,因為終於打到球、終於沒被三振了。」從連吞7K,成長到現在擊球率高、不易被三振的林子豪,靠得全是他樂觀正向、直面困難的性格。「學長很強,同學也很強,但教練願意給打擊守備都還不好的我那麼多機會,給我很大的舞臺,我當然要想辦法努力,然後高一鋁棒的時候突然就開竅了。打擊變好、守備也變好、還突然變得會丟球了。」林子豪笑笑地說,看似雲淡風輕,但任誰都知道進步的背後經歷了多少努力。「我其實給自己很大的壓力。」林子豪說:「我知道如果讓自己過得太輕鬆反而會退步,所以我比較喜歡挑戰自己,透過給自己多一點壓力,這樣我就會努力去挑戰。每段時間都會給自己設定目標,達成之後就在設定下一個。」高一的時候首先提高打擊能力;打擊變得穩定後,林子豪就想著接下來以打木棒聯賽為目標;報名木棒聯賽後,就想著要站穩自己的守備位置,不要被搶走。就這樣一步一步的慢慢前進,曾經小高一時努力要跟上學長們的程度,不想要自己被其他人看不起的林子豪,如今變成學長的他,不僅是學弟眼中實力優秀、個性和善的好學長,也被同屆球員視為良性競爭的可敬對手。現在的林子豪在球場上能展現出游刃有餘的氣勢,一方面來自於高中三年建立起來的自信,一方面歸功於不會急躁、不會得失心過重的性格。「很感謝國中的林士欽教練,國小到國中林教練一共帶了我五年,跟我講很多道理,也教會我許多東西。到了平鎮之後,吳柏宏教練和陳威儒教練讓我的基本能力提升許多,我的成績也是在高中才被帶起來,才能有現在的我。」面對大場面不會怯場,林子豪的打擊全面而穩定,不易被三振,選球很好、上壘率高,守備的瞬間反應很快,比起游擊更適合守三壘。作為今年選秀中最被看好的高中頂尖野手,在旅外好手、大學大物紛紛加入戰局的情勢下,林子豪能以多高順位出線?讓我們拭目以待。 普門中學馬鋼出生日期:2002年04月14日 身高體重:184公分/83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求學經歷:臺中市力行國小、臺中市中山國中、高雄市普門中學「其實我原本是要打排球的。」爸爸是排球選手的馬鋼,原本國小也要參加排球校隊,他笑著說:「但因為錯過排球隊的報名時間,後來親戚又介紹我去打棒球,我沒多想就答應了。一開始根本就不知道棒球是什麼,也看不懂比賽,沒想到後來愈打愈有興趣。」出身南投的馬鋼,少棒、青少棒時期都在臺中度過,升上高中則到了高雄的普門中學。青棒時期以內野手為主,偶爾兼任投手,馬鋼說:「雖然從國小到現在除了捕手之外,其他位置都有守過,不過我沒有特別偏好哪個位置,因為無論在哪一個位置,我就必須去享受當下、做好每一個play。」每一刻都全心投入、盡情享受,你可以看到他在場上專注地打擊與守備,也會看到他在休息室喊聲唱歌、帶動球隊氣氛,用自己的笑容去鼓舞隊友,「因為身為隊長,所以要去帶動整個球隊的氣氛 ,但其實我本來就比較喜歡跟大家一起鬧,因為我覺得那種跟大家團結在一起的感覺,會讓我、也讓他們都變得更快樂。」守備穩定度高、對球的彈跳移動判斷很好,在高一、高二時期馬鋼是一名守優於攻的內野手,打擊並不特別出色,高二時手腕受傷也多多少少影響表現。「那段期間我很害怕自己會落後隊友太多,就變得很心急、也越來越膽怯。很慶幸我在普門,遇到很多幫助我的人,教練、老師、防護員,當然還有一直陪伴我的家人。不管是復健的時候,還是日常生活,他們總是給予我鼓勵,跟我聊天、開導我,叫我不要這麼著急,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也是在那段時間,我才知道原來那麼多人都一直在默默的幫助我們,所以一定要更懂得感恩跟珍惜。」升上高三後,一方面因為傷癒,一方面由於身型變得厚實,爆發力更強,馬鋼的打擊能力大幅提升,尤其是在長打方面尤為顯著,甚至可以說打擊已更勝其守備。也因此本來一直傾向於先讀大學、稍後再投入職業的他,在打王貞治盃前後,因家人、親友的鼓勵,改變了心意,決定在今年就挑戰職棒。「跟家人討論比較多。教練和學長們都只是比目前的狀況分析給我聽,並沒有認為往哪裡發展一定比較好。很多人給我建議就是叫我想好在做決定然後把自己準備好」也曾向畢業於普門、現樂天外野手邱丹,以及中山國中的學長、現味全內野手劉基鴻請益,馬鋼說:「 邱丹學長說職棒環境很現實,必須要靠自己好好努力,才能留在場上。基鴻學長則是說進來後面對職棒的壓力,要自己想辦法適應、排解,無論如何都要做好自己該做的。」「我是為上帝打球的。」不管是在場上還是場邊,馬鋼都專注享受在每一個當下,即將攜手和在普門時常排在前後棒次的三游好搭擋馬傑森,一起挑戰職棒。未來還能不能雙馬連線?馬鋼說:「同隊或不同隊都沒關係,我們一起加油。」 普門中學馬傑森出生日期:2002年05月15日 身高體重:180公分/80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求學經歷:花蓮縣光復國小、花蓮縣光復國中、高雄市普門中學來自花蓮卓溪,從小就喜歡運動的馬傑森,不管籃球、棒球都覺得很有趣,小學時因有親戚說感覺他很適合打棒球、並向光復國小的教練推薦馬傑森,所以他轉學加入了光復國小棒球隊,開啟這名天賦好手的棒球之路。少棒、青少棒時期都在光復度過,國中時參加中信兄弟球星周思齊舉辦的球芽測試會,當時周思齊對馬傑森印象深刻,視他為可造之材,有意送馬傑森赴日求學。但馬傑森最後還是決定留在臺灣,並與當時幾位同樣出身花蓮的U15亞洲盃國手,如本次也有參加選秀的楊鈺翔、陳致嘉等人,一同進入普門高中就讀。馬傑森的運動天份好、協調性佳,國中、國小時幾乎都擔任投手跟游擊手,因為上面有著畢業後就加盟海盜隊學長鄭宗哲鎮守游擊,

牛牛百家樂

所以馬傑森在普門的前兩年主要守三壘,到升上高三才移防游擊。「從學長身上學很多,以前練習的時候常會看他接球,去揣摩他的方式。」馬傑森說:「游擊手能夠即將穿越的球攔下的那種感覺很棒,想用游擊手身份去挑戰職棒。」守備穩定,腳程具破壞率、常發動盜壘攻勢的馬傑森,跑打守俱佳,在普門多扛第四棒。他不但擊球率高、被三振率低,而且有相當不錯長打能力。打擊型態屬強拉型打者,右打的馬傑森長打多落於左外野,在高中木棒聯賽期間,曾見對手針對他做加強左外野的守備佈陣,因此馬傑森也表示,未來要加強自己的推打能力,把球帶進來一點再攻擊,並且要增強攻擊力道,以提升打擊的全面性。早早就展露天賦的馬傑森,從不會恃才傲物、仗著天份偷懶,他總是不斷地鞭策自己。「國三的臺北國際城市盃,花蓮縣組了聯隊去參加,我也被挑中。那時候我們對上日本球隊,我發現自己面對日本隊投手束手無策,記得當時教練團在場邊一直鼓勵我,也不斷提點我打擊策略,

RSG麻將發了

但我就是看得到、卻打不到球,當下非常挫折。」馬傑森說:「那時我才知道原來自己如此不足,跟外面的球隊差距這麼大。整個比賽結束後,當時聯隊的教練有鼓勵我要更認真練球,這讓我更有動力跟方向,因為我不想輸給跟我一樣年紀的選手。」不管是在訓練時還是比賽時,馬傑森總是能夠非常專注,不會受旁人或外在因素干擾表現。要讓自己更強的企圖心,和幫助球隊更好的責任感,全都飽含在他那雙深邃的大眼。「最開始棒球對我來說很單純,在花蓮鄉下,打球就是大家一起開開心心的,小時候那種歡樂的氛圍一直到現在都很難忘。所以棒球給我生命帶來喜怒哀樂的一個重要元素吧。」成長之後,棒球依舊是馬傑森生命中特有的那份純真、那份初衷,但更多了一點想望。木棒聯賽之後開始考慮參加選秀,馬傑森說:「從小就很想挑戰職棒,未來要以周思齊學長為榜樣,學長很厲害可以在職棒環境打那麼久,又舉辦獎學金給花蓮的後輩,希望自己有天也可以像他一樣,

捕魚機

有能力回饋家鄉。」  延伸閱讀》2020中華職棒季中選秀 / 高中潛力股來敲門(投手篇)延伸閱讀》2020中華職棒季中選秀 / 高中潛力股來敲門(捕手篇)延伸閱讀》2020中華職棒季中選秀 / 高中潛力股來敲門(外野篇)延伸閱讀》2020中華職棒季中選秀關鍵報告 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