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場」
這是北京主場的第1788篇原創內容
全文字數:2901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繼沙特隊爆冷后,日本隊再次在世界杯上爆冷,他們幾乎復制了沙特的比賽,用2比1擊敗了四屆世界冠軍德國隊。
賽前,并沒有多少人看好日本。因為阿根廷前一天翻船,
5298娛樂
德國隊勢必要吸取教訓打起精神。而且很多人認為,德國足球的風格與日本足球相克,德國隊人高馬大,日本隊怕的就是身體強壯的沖擊。
但比賽結果,日本卻贏了。日本隊的打法非常明確,就是快速突擊德國隊身后,無論是邊路還是中路了,直接打透對方的防線。
這其實也是日本隊想利用德國隊的缺點。 以前楊晨曾經說過,亞洲球員面對歐美高大球員時,速度和靈活性上有很大優勢,空切、反插、套上這樣的跑位,能夠很快就甩開身材高大轉身緩慢的德國球員 。
所以,
捕魚機
很多人都說,日本球員留洋更適合西甲意甲這樣的技術型聯賽,但相反的是,日本球員特別喜歡去德國踢球,因為只有在那里,他們才有優勢。
前不久北京主場「ID:bjzhuchang」寫過一個北京球迷在日本教練田中的青訓俱樂部練球的經歷,有人就留言說:“日本那套不就是孩子練得高興,家長看著高興,嘻嘻哈哈,但是一踢比賽就輸嗎?”
從表面上看,確實如此。但「三從一大」的中國足球已經遠遠落后于「嘻嘻哈哈」的日本足球,日本足球能在世界大賽上真真正正的贏德國隊,還曾經把比利時逼到了墻角,而中國足球輸完越南輸緬甸……
中國的足球人,普遍看不上日本和韓國,他們覺得日本那套理念就是「騙家長」——孩子們踢不出成績,拿不到獎杯獎狀,家長送到你這來踢球圖什么?他們還認為,韓國足球那套,不就是傻跑傻練嗎?
中國足球,談訓練的時候要講科學,談理念的時候要講成績。說白了,就是練身體的時候不想吃苦,練腦子的時候不想動腦。或者說,練身體的時候動腦偷懶,練腦子的時候想不動腦就出成績。
中國足球其實是中國社會的縮影,中國球員是中國十四億人里選拔出來的,他們所體現出來的就是中國社會的問題。
比如,日本隊和日本球迷賽后打掃垃圾,把更衣室和座位整理的一塵不染,這已經不是一屆世界杯的事情了。中國球迷不服,會說我們也可以這樣,但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也是從日本學過來的。
日本大地震的時候,有中國記者感受到日本民眾的「恐怖」,他們聚集在避難的體育館里,每個家庭聚在一起,非常安靜的坐在安排的位置上,秩序井然,排隊領物資的時候,每家只派出一個人,領取跟自己家人口所匹配的數量的物資。日本政府在救災時做的也非常細致,避難所里哪里可以領物資,哪里可以提供所需的服務,
捕魚遊戲
都有指示牌安排的非常到位。
反過來看看我們各地如今的方艙,不得不令人汗顏。
很多人又會搬出中國人口眾多、發展不平衡的話來。問題是,
SUPER體育
日本的人口也集中在大城市,東京的人口密度被北京只高不低,但東京的交通井然有條,擁擠的地鐵里車里安靜的出奇,沒有爭吵,也沒有韭菜盒子的味道。
前幾年,中國的家長們流行給孩子買日本書包,因為日本書包結實,而且有很多輔助功能。比如,地震的時候孩子們可以用書包擋住頭部;比如,落水的時候書包可以當做救生圈;再比如,書包里有GPS定位可以找到孩子的位置。
可是,后來中國家長發現,日本孩子的書包在中國不實用,因為「太沉了」。但日本孩子就是背著這樣的書包自己上下學,而中國孩子是從校門到私家車的這段距離,都要家長幫著拿書包。
對他人的過分依賴,是中國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很多人都希望政策能夠保護自己,別人的行為不要導致政策對自己不利。 這些人其實都是從小被父母拿書包的孩子,也就是長大以后的巨嬰。
在田中教練踢球的地方,他提倡孩子們把水壺和衣服放在遠離家長的地方,孩子們休息的時候自己去喝水,冷了熱了自己去加減衣服,鞋帶開了自己去系,如果不會系再讓孩子主動求助其他小朋友和教練。而在其他的足球訓練場上,家長幫孩子拿水壺的有之,家長蹲在地上給孩子系鞋帶的有之,家長拿著衣服追著要給孩子穿衣服的有之。
這也就是為什么,當中國球員搭配上好的外援以后,你會發現中國球員的發揮比以前好了,而沒有了 高水平外援,中國球員的表現一下子就下滑很多。 外援就好像是球員們的父母,中國球員就是那種巨嬰,
包你發娛樂城
他們離不開拐杖,一直也離不開。
說回到足球上,所謂的「日本青訓嘻嘻哈哈」,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把足球當做教育的一部分,那么孩子踢足球的目的應該是在足球中學習和成長,如果你把足球當做體育的一部分,那么孩子踢足球的目的應該是贏球和錦標。
其實日本是個很壓抑的民族,但同時他們的笑點也很低,這樣一個缺少快樂的民族,稍微有點什么好玩的東西,他們就會激動不已。或許是如此,他們會覺得,10歲以下的孩子,帶個球四處跑就夠了,沒必要過分的去要求他們如何去做。
日本足球的理念認為,足球是教育的一部分,早期訓練應該以興趣為主,而在滿足興趣的同時,除了足球技術基本功外,還要重視養成孩子獨立思考問題和處理場上問題的習慣。
在孩子還比較小的階段,孩子失誤十次可能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改正,這個時候教練員的作用應該是引導,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方式確實比教練直接告訴孩子如何做要慢得多,但如果每個問題都能是孩子自己來解決的話,那么未來他面對的所有問題,都會有自己解決的能力。
今天早上,在網上看有球迷說,日本的教練森保一站在場邊鎮定自若,比李鐵那種大喊大叫的讓球員跑位強多了。
而這恰恰是日本足球與中國足球的最大區別。從青少年到成年,日本教練在比賽中鮮少會去手把手的告訴球員如何跑位,如何傳球,如何運用技術,這是他們從小就養成的習慣,絕非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 中國球員從小就不太會處理場上面臨的問題,全靠教練在一旁的大聲指導,教練讓我往左傳,我就往左傳,教練讓我往右跑,
賓果賓果
我就往右跑 。
可問題是,現代足球節奏越來越快,教練在場邊喊,在傳到球員耳朵里,球員再執行就太慢了,而且很多時候連對手都知道你要做什么。
法甲最佳教練熱內西奧說,中國球員有很好的速度,身體也不錯,他們的執行力很強。這是熱內西奧在夸贊中國球員,但他又說,中國球員對于外援太過依賴了,他們不愿意自己承擔責任,總是把問題交給外援去解決。
所以,里皮在恒大能成功,他就是讓外援給中國球員當保姆、家長,當中國球員在場上處理不了比賽的時候,外援就會過來解決。可是,到了國家隊以后,里皮發現這是行不通的。
里皮執教國家隊的時候,在訓練中給球員講解目標,說這是一個門前包抄套路的訓練,傳球的球員可以根據隊友的跑位短傳或者長傳,結果發現,球員都是短傳,里皮就喊停了訓練,重申了自己的要求,訓練再次重啟后發現,球員全都改成了長傳。
針對這個問題,曼薩諾就很好的解決了,他最后告訴中國的球員,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怎么選擇,你就把球往禁區里傳,不用去考慮是長傳還是短傳,就把球扔進去理就行了。
于是,曼薩諾執教的球隊都成了傳中最多的球隊。
所以,米盧當年能成功,也是他發現了中國足球的問題,他讓球員保持三條線的距離,讓球員站在合適的位置上,但球員做不到。于是米盧就拿來大繩子把球員用繩子連接在一起,通過這樣的強制訓練,才讓球員找到互相之間的位置感覺。
但在世界杯的賽場上,面對更快速的節奏,這招又不行了。
即便中國足球已經遠離世界杯20年了,但至今我們仍然沒有意識到自己跟世界足球的差距,我們仍然對日本足球嗤之以鼻,說他們是「誤人子弟」。
|部分圖片/Google
- END -
﹀
﹀
﹀
加微信私號
「 wodejiabeijing」
您就可以隨時找到我們
還有更多資訊「 朋友圈」分享
……
THANK YOU
點一下 「在看」
也能讓更多人看到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