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9月8日,響尾蛇主場迎戰勇士,這是系列戰四連戰的第三場比賽。 響尾蛇的先發投手叫Clay Buchholz,是名在聯盟打滾12年、現年34歲的老投手。他今天的成績是,6.1局失2分,只有1分是自責分,投出6次三振2次保送,是一場優質先發,不過在平手時退場,無關勝敗。 這場比賽打得膠著,兩度打成平手並進入延長賽,在第10局,勇士拿下關鍵2分,終場就以5:4贏得勝利。 雖然沒有贏球,但加上這一場好投,Buchholz持續今年的驚人表現,總計出賽16場,投98.1局,7勝2敗,ERA是2.01,奪下81三振,僅投出22次保送。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很難想像,這位近兩季成績不佳,季初一度乏人問津,普遍被認為已經走下坡的老投手,會繳出這麼驚人的成績單。 Buchholz的大聯盟生涯前10年,都待在紅襪,曾幫助球隊在2013年奪魁。這10年多半時候,他是豆城軍的主力先發投手,說「多半」是因為他傷病史豐富,整個生涯只有1個賽季投超過180局,只有4個賽季為球隊先發20場以上。 今年季前跟皇家簽下小聯盟約,等不到機會後被釋出,隨後被人手短缺的響尾蛇簽下。 這項簽約當時被認為是應急用的,Buchholz去年只投兩場,就因傷報銷,近年成績也不佳,球迷也不期不待,能填補空缺最好,被打爆也不意外。 沒想到,Buchholz不只成功填補輪值缺口,還投出極佳的表現。 34歲的Buchholz,生涯經常與傷痛作伴,曾兩度走上生涯顛峰,在球場上投出佳績。大起大落的期間,他不斷改變投球方式跟策略,以求生存。 接下來,就來看看各時期不同面貌的Buchholz,以及他如何在今年再度站上巔峰。 伴隨傷病史的職業生涯 Clay Buchholz至今12年的職業生涯起伏相當大,雖然少了點豐功偉業,卻相當具有傳奇色彩。 Buchholz在2005年的選秀會被紅襪選中,是在第一輪、總順位第42位,這是來自自由球員Pedro Martinez轉隊大都會的補償選秀。 不到兩年,Buchholz在2007年8月就上到大聯盟,而且生涯第二場先發,就投出無安打比賽。他是自1990年以來,第三位在生涯前2場先發,就投出無安打比賽的投手。另外兩人分別是,1953年的Bobo Holloman,與1991年的Wilson Álvarez。 不過,後來因為肩膀疲勞提前關機,無緣隨球隊進入季後賽,該季紅襪最後贏下世界大賽。 接下來兩年並不順利,2008年成績慘烈,ERA是6.75,又曾因指甲斷裂進傷兵名單,8月被下放2A;2009年從3A開季,表現不錯,終於在下半季重回大聯盟,並站穩先發。 Buchholz之後一直是紅襪輪值的一員,直到2016年。但表現起起伏伏,只有在2010年、2013年投出符合當初期待的成績。而且,他幾乎每年都會進入傷兵名單,2011和2015年則是季中因傷賽季報銷,只有2016年是健康投完整季。 當然,他表現好得時候,是相當有貢獻的。 2010年,Buchholz整季28場出賽,共計173.2局的投球,17勝7敗,ERA僅2.33,雖然僅投出120次三振,但只被擊出9發全壘打。這一季是他生涯首度入選明星賽(不過因左小腿拉傷沒打),ERA是全大聯盟第三低,賽揚票選第六名。 2013年,Buchholz投球表現相當優質,直到6月。因為頸部拉傷,Buchholz缺席到9月,還再一次錯過明星賽。雖然因為傷勢缺席大半賽季,但Buchholz繳出的表現堪稱生涯最佳,共出賽16場投108.1局,12勝1敗,ERA僅僅1.74,共投出96次三振,整季更只被打4支全壘打。 紅襪這一年拿下冠軍,Buchholz當然也要記上一功,不過他季後賽表現沒那麼神勇,紅襪靠著老爹Ortiz大發神威,
QT自由國度試玩
Lester一夫當關,後援有日本雙雄上原和田澤把守,成功的再次奪得冠軍。 Embed from Getty Images▲世界大賽戰場上的Buchholz 2016年,
雷神之錘
Buchholz表現糟糕,在5月底轉入牛棚,接下來他在先發後援兩頭跑,這一年Buchholz以後援身分出賽16場。總計這一年出賽37場比賽,
真人娛樂
投了139.1局,8勝10敗2次中繼成功,ERA是4.78。 成績不佳與轉換身分,似乎宣告他在紅襪的生涯已經結束了,他當初在2011年與紅襪簽下4年(2012~2015)延長合約,附帶2016、2017兩年的球隊選擇權。 2015年成績不差,季末執行選擇權相當合理,2016年表現不佳,紅襪還是執行選擇權,只是不久將他交易到費城人隊。 2017年,Buchholz的費城人生涯很短暫,只先發了兩場。 這兩場只投了7.1局,共計失掉10分。接著就因為右臂屈肌腱撕裂,必須動手術,剩餘的賽季報銷。季末,合約走完的Buchholz,首度成為自由球員,以剛受過大傷、33歲的年紀且日漸下滑的成績數據。 Embed from Getty Images▲僅7.1局的短暫費城人生涯 今年季前,
線上老虎機
Buchholz直到新賽季即將開打的3月底,才與皇家隊簽下小聯盟合約,若是5月1日沒有在大聯盟25人名單,那Buchholz可以選擇跳出合約,成為自由球員。 他在5月1日前沒有等到機會,皇家也將他釋出,隨即在5月5日被響尾蛇以小聯盟合約簽下,並在該月20日,獲得重返大聯盟賽場的機會。 雖然今年Buchholz的表現驚奇而且穩定,但他季中又執行「例行公事」,6月25日因左腹斜肌拉傷,進入傷兵名單。休養大概一個月,7月24日傷癒歸隊。 這邊用表格簡單整理Buchholz的傷病史: 年分 年紀 傷勢 缺席 出賽 ERA 2007 23 肩膀疲勞 9月中關機 4 1.59 2008 24 指甲斷裂 5月中到7月 16 6.75 2009 25 無 無 16 4.21 2010 26 左小腿拉傷 6月底到7月下旬 28 2.33 2011 27 背部疲勞性骨折 6月16日後,剩餘賽季報銷 14 3.48 2012 28 食道炎 6月下旬到7月中 29 4.56 2013 29 頸部拉傷 6月到9月中 16 1.74 2014 30 膝蓋過度伸展 5月底到6月底 28 5.34 2015 31 右臂屈肌拉傷 7月11日後,剩餘賽季報銷 18 3.26 2016 32 無 無 37 4.78 2017 33 右臂屈肌腱撕裂 4月18日後,剩餘賽季報銷 2 12.27 2018* 34 左腹斜肌拉傷 6月底到7月底 16 2.01 *註:2018年統計到9/10 那麼,他能重返巔峰的關鍵在哪呢? 生存,就是不斷轉換投球策略 以投球型態跟球種來看,Buchholz沒有特別依賴哪個球種,使用量相當平均,但生涯各時期的球種使用比例變化相當劇烈。 以下挑選Buchholz表現比較好的2010、2013和今年,來作分析比較。 2010年版本2010年以前,Buchholz有顆均速超過94英里的四縫線速球,和同樣均速94英里的伸卡球,搭配變速球、曲球,捨棄掉前幾季的滑球,加入卡特球。 球種 伸卡球 四縫線速球 變速球 卡特球 曲球 使用百分比 28.3 26.4 18.4 18.1 8.8 就如同伸卡球帶給臺灣人的印象,Buchholz生涯初期是偏滾地球投手,2008到2011年,擊出去的球形成滾地球的機率(Ground Ball%)都超過50%,2010年則是52%,滾飛比則是1.54。 變速球是他另一項重要武器,雖然使用率不算高,但在生涯前期可以製造40~50%的揮空率,2010年是46.5%;均速90英里的卡特球則是他2010年另一項武器,時常作為決勝球,
大發捕魚
他投了505顆卡特球,92顆被擊入場內,沒有一顆形成全壘打,被打擊率也只有.194,雖然揮空率只有22.1%,但還是用卡特球奪下39次三振。 2010年版本的Buchholz,配球主軸是直球系球種,伸卡球與卡特球都相當有威力,是典型的滾地球投手,加上不易被全壘打的特點,讓他有個非常成功的賽季。 2013年版本Buchholz的球速,2011年後略有下滑,四縫線速球與伸卡球都下滑到92英里左右。同時間,伸卡球的壓制力下滑,因此2012年開始減少使用量,四縫線速球的使用量大增。他生涯初期依靠大量變化球的投球型態,也因此改變,滾地球比例(GB%)之後未曾再高過50%。 球種 四縫線速球 卡特球 曲球 伸卡球 變速球 使用百分比 37 24.4 14.1 11.3 10.7 2012、13兩年,是Buchholz投四縫線速球最頻繁的兩個賽季,這顆四縫線速球的壓制力也是生涯最佳,揮空率是19.1%。另外,被打擊率只有.197,該年被打4支全壘打,沒有一支是咬中四縫線速球。 卡特球則延續過去幾年的球威,使用量取代伸卡球,成為第二主力球種,2013年後,卡特球依舊是Buchholz的重要武器。 2013年版本的Buchholz,變成以四縫線速球為主的投手,三振能力也大幅提升,每9局7.98次三振(K/9),過去通常是在6到7之間,相比之下高上不少。生涯進入中期的Buchholz在這一年有明顯的轉變。 2018年版本2017年,
5298線上娛樂
Buchholz的球速再一次下滑,從92英里下滑到90英里左右,但他的成績不是受球速影響,而是控球。 從2014年開始,Buchholz的成績開始與控球有著密切關係,像是成績還不錯的2015年,平均每9局保送(BB/9)是1.83,在此之前不曾低於2.8,今年的BB/9也只有2.01。另一項控球的數據Edge%(將球投在好球帶邊緣)來看,Buchholz這方面一直都不錯,都在32%左右,所以這並非影響他成績的因子,保送頻率才是影響他表現的關鍵。 球種 四縫線速球 卡特球 曲球 伸卡球 變速球 使用百分比 25.1 24.5 17.2 16.9 16.3 現在的Buchholz相當平均的使用他的5個球種,四縫線的壓制力已經不如往昔,但還算堪用,現在他的最重要武器是卡特球。 今年卡特球的揮空率高達31.4%,是生涯最高,被打擊率.244還不錯,而且還沒被打過全壘打,是相當可靠的武器。 四縫線速球雖然被打擊率.167非常低,但已經無法像2013年製造較多揮空,打者也能咬中四縫線速球打出長打。 今年變速球依舊相當變態,被打擊率僅.129,但可能受到四縫線速球品質下降,揮空率35.6%不如以往。近幾年變速球變成對付左打的武器,對右打會以卡特球為主,變速球幾乎棄用,使用率只有6.6%,但對左打就不一樣了,對左打的使用率高達27.7%,形同對左打專武。 2018年版本的Buchholz,是一名均衡使用各項武器、倚賴良好控球的投手,變成用智慧在投球的投手。 飄向西方,沙漠軍團輪值的第三張牌 今年,生涯前半都待在東半部的Buchholz,跨過半個美國來到鳳凰城。 響尾蛇開季輪值就遇到問題,去年輪值大將Taijuan Walker只投三場就近傷兵名單,5月確定開TJ手術;王牌左投Robbie Ray在4月底也進傷兵名單,直到6月底才復出;近年一直因傷所苦的Shelby Miller,開季又缺陣,6月短暫回歸後,7月又再次掛傷號。 響尾蛇曾在5月經歷低潮,將原本穩固的國聯西區龍頭位置,拱手讓給道奇隊。Buchholz被拉上大聯盟填補輪值空缺,他的表現極佳,是響尾蛇重新站起來,並持續競爭季後賽門票的關鍵之一。 Buchholz表現好像重回巔峰,甚至在8月16日投出本季代表作,9局僅失1分,被打5支安打,投出6次三振,沒有出現任何保送,是睽違3年的完投勝。 ▲久違的完投,前一次是2015年7月4日。 從這支影片也可以驗證上一段的數據,Buchholz很平均的使用各項球種,6次三振中,幾乎每種球種都有出現。 響尾蛇一、兩號先發無疑是資深強投Grienke,與投出生涯年的Corbin,Buchholz則是輪值的第三張牌。Robbie Ray 8月開始加溫,逐漸找回去年的宰制力,響尾蛇若打進季後賽,先發應該就由這4位包辦。 另外,Buchholz擁有響尾蛇投手群普遍缺乏的季後賽經驗(Grienke也不少,但沒奪冠過),這是他無法被取代的另一個價值。 Buchholz,曾是投出無安打比賽的頂級新秀,他兩度登上顛峰,也走過三個賽季報銷的低谷。 現在,以34歲的「高齡」,拖著豐富的傷病史,在亞利桑那的沙漠中重新閃爍光芒。 ============================================================================ 數據、資料來源:MLB官網、Baseball Savant、Cot's Baseball Contracts、Wikipedia圖片、影片來源:Getty Images、Zimbio、MLB官網,